日前,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2018年第8期)刊发了bat365官网刘志彪和吴福象两位教授《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》的学术论文。本文基于历史和逻辑双重视角,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(GVCs)嵌入的模式、路径与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。文章基于产品的工序空间可分离视角,构造了差异化要素技能水平和技术复杂度的匹配模型,并引入质量效用方程和种群竞争建模思想,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的双重嵌入问题进行了理论诠释,并对嵌入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度位置、中间品贸易和附加值贸易进行了测算。研究表明,在一带一路建设中,要构建以我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、塑造制造业的强国地位,不仅要根据联合国BEC分类标准,制定差异化、有针对性的贸易和投资促进政策,还要拓展与主要贸易对象国的双边贸易和投资的领域,并结合中国在重点制造领域的技术和禀赋优势,加大对外战略性投资和贸易的合作空间,努力实现价值链、技术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就业链的共生共荣。
该文“双重嵌入”中的“一重嵌入”,系指集群内的企业既嵌入本地化的产业集群,又直接嵌入GVCs;“二重嵌入”,系指集群既要在嵌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GVCs,逐步向GICs升级,以寻求更有利的分工地位,又要依托一带一路,塑造以我为主的包容性GVCs。文章指出,在一带一路建设中,伴随着各类“飞地园区”的合作共建,第二种模式将是未来中国企业嵌入GVCs的主要路径。与之相适应,在一带一路倡议下,GVCs的竞争形态,将由公司总部与制造业工厂之间的单体企业之间的单一链式竞争,逐渐演变为复杂的竞争形态。包括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原子式竞争、集群与集群之间的平台竞争、集群与非集群之间的混合竞争,以及本国产业集群与国外产业集群之间的高低生态位竞争,等等。
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形态的形象刻画,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利用当年发达国家构建GVCs的思路和方法,将中国最初的单一东向开放,逐渐延伸拓展到双向开放和全方位开放,塑造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GVCs链主地位的战略构想。与之前这种“出口导向发展模式”相对比,文章将一带一路倡议下旨在塑造以我为主的GVCs链主模式,称之为“平台技术集成模式”。从价值链形态对比来看,前者主要是生产者驱动抑或消费者拉动的U型单一模式,后者主要是侧重以平台技术、整成技术为主的W型复合模式。
文章还指出,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战略支点,不仅有助于重构以我为主的GVCs,而且在一带一路沿线之外,深度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GICs体系,有助于实现GVCs和GICs两个链条的“双重嵌入”。通过“双重嵌入”和“抱团嵌入”的互融共建,促进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布局的战略均衡,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深度融合和再平衡,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内生化发展,培育本土制造业集群的动态竞争优势。依托中国强大的禀赋要素,一带一路这条崭新的“以我为主”的GVCs和GICs的双链互动模式,必将成为中国高水平全方位开放的新空间、新纽带、新载体和新起点,是中国经济增长实现中高速、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的基础和保证。沿着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的NVCs、GVCs、GICs的功能互补,会极大地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进程,助推中国经济加速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,给中国制造按上“聪明的大脑”和“腾飞的翅膀”。